首页

女王圣水黄金调奴视频

时间:2025-05-29 23:37:31 作者:“雪龙2”号圆满归航:首次秋季南极考察推动国际合作新模式 浏览量:89843

  中新社海口5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新闻通气会29日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停泊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雪龙2”号完成航程4万余海里的南极秋季考察,联合8国12位科学家探索罗斯海生态奥秘,并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开启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的极地合作新模式。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此次考察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也是中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抵海南海口,共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

  考察联合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王金辉表示,这次考察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图为“雪龙2”号的直升机停机坪。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今年时值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考察队领队助理、“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在归航途中,“雪龙2”号应邀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泰国诗琳通公主出席“雪龙2”号欢迎仪式。其间,中、泰两国科研机构举行了极地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还举办了科普教育展览。据了解,2016年来,已有15名泰国科研人员参与中国极地考察。

  王金辉介绍,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累计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考察队副领队何剑锋说,本航次主要在水体结构、低营养级生物、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3个方面有新发现。其中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考察队发现了罗斯海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举行小范围会谈

在这一背景下,在秘鲁举行的APEC峰会对中国和拉美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原因有二:第一,2014年APEC峰会上批准了四份文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被视为“亚太自贸区协定”朝着实现目标迈出的一步创举。今年恰逢这一文件问世十周年。在它的指引下,《实现亚太自贸区有关问题的集体战略研究报告》于2016年完成。该研究报告明确承诺在APEC框架之外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实现,与APEC进程并行不悖。

我国粮食生产按季节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今年我国夏粮大获丰收,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增产72.5亿斤,是近9年里夏粮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今年夏粮呈现出面积稳、单产提升的特点。各地良种、良田、良机、良法紧密结合,有利助推了夏粮丰产丰收,小麦亩产提高了10公斤,增产幅度达2.6%。

海南离岛免税人气旺 “十一”假期前4天销售额超6亿元

但在法兰西体育场的紫色跑道上,100这个数字却又充满遗憾。连续四届征战奥运会的中国短跑名将谢震业以0.001秒的微弱劣势,止步男子100米首轮。

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

珠航局指导运行单位进一步优化船闸调度,采取分段锚泊和信用积分管理等创新措施提升过闸效率,结合上下游过闸船舶吃水、载重等不同特点及待闸船舶数量比例情况,及时实施倒闸运行;明确专人密切跟踪“枯水期”水情雨情变化,以便及时有效控制船舶滞航产生的不良影响。(完)

国家医保局:创新药谈判成功数量和比率均创历年新高

在八步沙,更迭的不仅是技术,还有观念。过去,偷牧者“理直气壮”,护林员上前劝,没人会听;如今,生态理念渐入人心,偷牧的事儿鲜有发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